《以赛亚·伯林》,此词条收录于12/16,仅供参考
以赛亚·伯林(Isaiah Berlin,1909年6月6日-1997年11月5日)出生于俄国拉脱维亚的里加,毕业于牛津大学,曾任牛津大学教授,是英国哲学家、观念史学家和政治理论家,也是20世纪最杰出的自由思想家之一。以赛亚·伯林主要是因为对政治和道德理论的贡献而闻名的。
以赛亚·伯林六岁时移居俄罗斯彼得格勒,在那里经历了1917年的革命。1921年,他随家人搬到了英国,随后曾在伦敦圣保罗学校和牛津大学科珀斯克里斯蒂学院接受教育。1932年,以赛亚·伯林被选为牛津万灵学院的奖学金获得者。除了他自己的作品外,他还将伊凡·屠格涅夫(Ivan Turgenev)的作品从俄语翻译成英语,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英国外交部工作。1957年至1967年,他担任牛津大学社会与政治理论奇切勒教授,而其还因1958年该职位的就职演讲“自由的两个概念”而闻名。这期间,1963年至1964年,他还担任亚里士多德学会主席。1966年,他还成为牛津大学沃尔夫森学院的创始院长。以赛亚·伯林还于1974年至1978年担任英国科学院院长。其关于自由主义理论和价值多元化的著作产生了持久的影响,其代表作有《卡尔·马克思》《概念与范畴》《浪漫主义的根源》等。
以赛亚·伯林一生中获得过许多荣誉,1946年获得大英帝国最优秀勋章,1957年被封为爵士,并于1971年被授予功绩勋章。其还因终身捍卫公民自由而获得1979年耶路撒冷奖。1994年11月25日,以赛亚·伯林获得了多伦多大学的荣誉法学博士学位。
以赛亚·伯林(Isaiah Berlin,1909年6月6日--1997年11月5日),英国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史家,二十世纪最著名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之一。出生于俄国拉脱维亚的里加(当时属于沙皇俄国)的一个犹太人家庭,1920年随父母前往英国。1928年进入牛津大学攻读文学和哲学,1932年获选全灵学院研究员,并任哲学讲师,其间与艾耶尔、奥斯丁等参与了日常语言哲学的运动。二战期间,先后在纽约、华盛顿和莫斯科担任外交职务。1946年重回牛津大学教授哲学课程,并转向思想史的研究。1957年成为牛津大学社会与政治理论教授。1966年至1975年担任沃尔夫森学院院长。主要著作有《卡尔·马克思》(1939)、《概念与范畴》(1958)、《自由四论》(1969)、《维柯与赫尔德》(1976)、《俄国思想家》(1978)、《反潮流》(1979)、《个人印象》(1980)、《人性的曲木》(1990)、《现实感》(1997)等。
免责声明:本站部分内容转载于网络或用户自行上传发布,其中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本网无关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不负任何法律责任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,发送到本站邮箱,我们将及时更正、删除,谢谢。